日前,據財聯社引援知情人士稱,比亞迪“刀片電池”已經獲得現代汽車的定點,并成立現代項目組,預計明年開始供貨海外。
比亞迪董秘透露,“不排除與現代未來合作的可能性。”
對此,有行業人士表示,現代目前所經歷的電池安全之殤,或許急需安全性更高的刀片電池所挽救。2020年,現代Kona EV車型已在全球多地發生超過13起起火事故,調查結果顯示,該車所采用的LG品牌高鎳三元鋰電池存在一定安全風險。
按現代汽車的規劃,到2025年現代汽車推出的44款電氣化車型中,電動汽車占23款,其中涵蓋有11款基于E-GMP的電動汽車專有車型,并要實現電氣化產品全球年銷量100萬輛的目標。在宏大的規劃壓力下,現代汽車急需滿足產品續航需求并達到更高安全標準的動力電池。
盡管此前市場認為現代有可能與三星SDI、松下兩家本土企業合作,但隨著比亞迪刀片電池在續航能力、安全性等方面逐漸獲得行業認可,現代或將向比亞迪拋出合作的橄欖枝。
不僅僅是現代,目前已有多家車企陸續尋求與比亞迪的合作。去年9月,有消息稱戴姆勒的一位高管到訪重慶弗迪工廠,并商談刀片電池的供應,之后,有媒體報道,與比亞迪成立電動車科技有限公司的豐田汽車,也將在未來的產品中選用“刀片電池”。
在合作消息接二連三的公布時,刀片電池的外供之路已經由一汽正式開啟。今年1月,工信部申報信息顯示,紅旗E-QM5搭載了比亞迪子公司弗迪電池工廠生產的刀片電池。這是刀片電池首次落實對外供應,同時,也印證了其產能的釋放和外供步伐的逐步展開。
目前,比亞迪弗迪電池共有重慶、深圳、西安、青海、長沙和貴陽六大生產基地。其中,重慶、長沙、貴陽基地均有增產計劃,同時,新建的蚌埠基地也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設,該項目投資達60億元,計劃打造年產20GWh新能源動力電池戰略基地。目前,該項目一期投入30億元,規劃年產能10GWh。
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公布的國內新能源汽車電池裝車量數據顯示,2020年全年比亞迪電池裝車量共計9.48GWh,占總裝車量的14.9%。值得一提的是,受限于產能問題,去年比亞迪刀片電池僅搭載于自家產品,并未對外供應。
未來,隨著刀片電池產能的釋放及公司電池產業布局的逐步發展,比亞迪或將進一步擴大國內市場占有率,并有可能通過與現代的合作,開啟海外市場的全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