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智創?第三空間”2021中國智能汽車創新發展論壇暨本站智能汽車評價體系發布會于北京隆重開幕。本次會議以“賦能行業發展 指導用戶消費”為宗旨,分享中國智能汽車產業的最新觀點和未來技術發展趨勢,共商如何突破產業瓶頸實現產業融合,在變革關鍵期成功搭建行業前沿溝通交流平臺。馭勢科技乘用車自動駕駛負責人葉凌峽發表了《行之無拘無束,心方駕馭未來――智能駕駛系統的演變與挑戰》主題演講。
那么,什么是智能駕駛系統完整解決方案呢?它將基于智能駕駛云平臺,同時以5G技術為依托,提供“門到門”的出行解決方案,具備自主泊車、記憶泊車、高速路自主領航等功能,甚至還有RoboTaxi系統,將未來智能駕駛系統得以實現。
對于電子電氣架構的演變,我們總結了一條,從簡單到復雜再到簡單,為何這樣說呢?
首先,在處理能力有限的情況下,處理器就是一個單處理器,即一個ECU,到后來會發展到預控制器能處理很多的功能。但是為了保障系統是否安全,需要提供一些冗余的能力,可能我會把它分散到各個單處理器上面,分擔一部分處理能力。所以說,整個電氣處理架構的發展都在探索中。是否是處理能力很強的預控制器,就能把所有的功能實現,還是要把預算風險,失效風險做一個分散,還可能有待探討。
此外,集中化的管理,這一點毋庸置疑。從特斯拉的應用來看,它會把相對集中的功能放到對應的預控制器中,進而完成整套系統的實現。這一點也獲得各大廠商的認可,現在之所以預控制器的發展越來越普遍,是因為大家都有集中化管理的需求。
另外是軟件地位的變化,軟件定義汽車是未來的發展趨勢。我們可能看到的趨勢是硬件標準化、軟件差異化,只有通過這樣的方式,才能實現各家廠商的靈活性配制和差異化的賣點。
最后是升級能力,可以說沒有OTA升級的智能汽車,可能不會受到大家的關注。
針對智能駕駛系統在國內的發展趨勢,在這里做一個總結。時間節點大致從2009年起,國內廠商就開始了ADAS系統的研發,到2011年,有了少量搭載ADAS系統的車輛上市。在2016年,對ADAS系統來說,很多國內廠商的車輛上都已經實現配制了。到了2020年,具備L2級別高級駕駛輔助駕駛水平的車輛已經大量上市。按照目前各大廠商的規劃,會在2023年推出相關的L3級有條件的自動駕駛。對于L4級高度自動駕駛的普及化,我們想可能會在2025年以后。
對于智能駕駛系統的開發來說,我們的終極目標是什么?是把這個系統作為AI駕駛員,相當于能夠替代人完全掌控這輛車。有了它的存在,不管是物流也好、出行也好,只需要關注你的目的地就行了。我的分享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