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針對此前熱議的廣汽埃安“8分鐘充電80%”“續航1000KM”的電池新技術,廣汽集團在官網發布臨時公告。
與此前部分媒體得到的回答一致,廣汽集團公告稱:石墨烯基超級快充電池與長續航硅負極電池是兩種不同的電池技術。針對量產問題,公告進一步明確,石墨烯基超級快充電池與長續航硅負極電池已按計劃開展實車測試,并預計于本年內分別搭載在廣汽埃安現有AION V和AION LX車型上。
對于相關技術,公告稱,8分鐘充電80%和續航1000KM這兩項電池技術公司都具備,并且都預計2021年內量產,但關于能否生產同時兼備兩種電池技術(既能8分鐘充電80%,又能續航1000KM)的車型,公司并未做出說明。
針對兩種不同技術的電池,廣汽集團也做出了相關風險提示:
1.石墨烯基超級快充電池技術的普及有賴于國家超級快充相關標準的發布和高功率超充設備的建設進展,市場需求具有不確定性。
2.長續航硅負極電池技術的普及受電池總成本、消費者接受程度的影響,市場需求具有不確定性。
簡單來說,快充技術極大程度依賴于國家的標準的制定以及高功率超充設備的建設進展,而長續航技術的車型受制于成本影響,售價會較高,消費者對此能否買賬尚未可知。
在公告內相關技術說明中,廣汽集團也針對此次關注度較高的石墨烯基超級快充電池進行了說明,據文中所述,討論中所提及的石墨烯基超級快充電池整體電芯成本與目前市場常規動力電池成本相比高5-8%,由廣州巨灣技研有限公司進行研發及產業化。
盡管本次公告對兩項技術及公司計劃進行了詳細解釋,但關于高功率超充設備的普及性以及長續航車型整體電芯成本的上漲幅度兩大關鍵點并未披露。前者將導致車型能否落地,后者則直接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