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令七十二侯集解》“十一月節(jié),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這里十一月是指農(nóng)歷),這是古人對大雪的解釋。大雪節(jié)氣常在十二月七日前后到來,此時我國黃河流域一帶漸有積雪,北方則呈現(xiàn)萬里雪飄的迷人景觀。有句農(nóng)諺:“大雪冬至雪花飛,搞好副業(yè)多積肥”,人們盼著在大雪節(jié)氣中看到“瑞雪兆豐年”的好兆頭,可見大雪節(jié)氣的到來,預示著來年的吉祥與否。
從中醫(yī)養(yǎng)生學的角度看,大雪是大家可以適量進補的好時候。說進補可能有些人認為進補無非吃一些營養(yǎng)價值高的東西,補充身體營養(yǎng),其實,這只是進補的一個方面,而進補則是養(yǎng)生學的一個分支內容。所謂的養(yǎng),即保養(yǎng)、調養(yǎng)、培養(yǎng)、補養(yǎng)、護養(yǎng);所謂的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長之意。具體的說其實各方面綜合才能身強體壯,延年益壽。在運用過程中,我們應當注意兩點:
養(yǎng)宜適度
1.:適度就是要剛好,不能少,也不能多,若過分謹慎,則會導致調養(yǎng)失度,不知所措。稍有勞作則怕耗氣傷神,天氣太冷就不適合出門,吃的怕多怕油膩就少吃, 這樣的情況,都是覺得自己太過,收到約束,不但不能健康更不算養(yǎng)生哦。
養(yǎng)勿過偏
2.:綜合調養(yǎng)要適中。有人把“補”當作養(yǎng),于是飲食強調營養(yǎng),食必進補;起居強調安逸,靜養(yǎng)惟一;此外,還以補益藥物為輔助。雖說食補、藥補、靜養(yǎng)都在養(yǎng)生范疇之中,但用之太過反而會影響健康。正如有些人食補太過則會出現(xiàn)營養(yǎng)過剩,過分靜養(yǎng)只逸不勞則會出現(xiàn)動靜失調,若藥補太過則會發(fā)生陰陽的偏盛偏衰,使機體新陳代謝產(chǎn)生失調而事與愿違。
所以,在進行調養(yǎng)時應采取動靜結合、勞逸結合、補瀉結合、形神供養(yǎng)的方法,力求“……與羨門比壽,王喬爭年”。
大雪節(jié)氣到底該進補些什么?我想是很多人所關心的話題。今天為大家提供的營養(yǎng)食譜有:
枸杞肉絲:
[配料] 枸杞20克、瘦豬肉100克,青筍20克、油、鹽、砂糖、味精、紹酒、麻油、干淀粉、醬油適量。
[做法] 我們先將枸杞子洗好裝如容器待用。再將瘦肉、青筍洗干凈切成條狀,加入少量的淀粉進行攪拌。就可以起鍋燒油了,將肉絲、筍絲同時下鍋翻炒,加入料酒,加入少許的砂糖、醬油、食鹽、味精翻攪,放入枸杞子翻炒致熟,淋上麻油即可起鍋。
[功效]滋陰補血,滋肝補腎。
這是藥食合用,陰血雙補,明目健身的藥膳方。對于體虛乏力、貧血、神衰、性功能低下、糖尿病患者均有強身益壽之效。
火腿燒海參:(選自《隨息居飲食譜》)
[配料] 水發(fā)海參200克、火腿50克,素油、黃酒、濕淀粉、白糖、生姜、蔥白、醬油、食鹽各適量。
[做法] 先將海參內部挖洗洗凈,切成條塊,抄熱水備用。將火腿切片,切丁都可以,切好備用。炒鍋燒熱放油之后,入蔥姜略炒,再放入海參、火腿翻炒至六、七成熟,倒入黃酒、醬油、白糖、清水,小火煨烤,燒至湯汁濃稠時,加入少許淀粉勾芡即可出鍋。
[功效] 補血益精,養(yǎng)血充髓。特別適合氣血虧損的人,產(chǎn)后虛嬴,陽痿遺精,虛弱勞怯,久病體虛,衰老瘦弱者都可以適量食用。
蒜泥茼蒿:
[配料] 大蒜3瓣,茼蒿250克,味精、食鹽、香油適量。
[做法] 茼蒿洗凈,切一寸長段,大蒜搗爛為泥備用,鍋內放入清水煮開,茼蒿下鍋開水焯3分鐘撈出,將蒜泥、味精、食鹽、香油同時放入,攪拌均勻盛盤即可。
[功效] 開胃健脾,降壓補腦。
說明: 茼蒿與肉、蛋等葷菜共炒,可提高其所含維生素A的利用率。
大蒜里面有一種叫“配糖體”的東西,食用可以預防動脈硬化,也可以降低血壓,更是可以預防血栓形成,大蒜直接食用是最好的,因為大蒜中的有效成分加熱后就會失去作用。大家也不用怕生吃大蒜有口氣,食用大蒜后用茶水漱口,或者吃幾個棗就可以去除味道了
木耳冬瓜三鮮湯:
[配料] 冬瓜150克,水發(fā)木耳150克,海米15克,雞蛋1個,食鹽、水淀粉、味精、麻油適量。
[做法] 我們將冬瓜先洗干凈,去皮切成塊狀備用。木耳、海米洗凈備用。雞蛋打勻攤成蛋皮切寬片備用。
鍋內加鮮湯上火燒開,下海米、木耳煮沸5分鐘,再將冬瓜放入,開鍋后撒入食鹽、淀粉,起鍋前倒入蛋皮,淋上麻油幾成。
[功效] 可以生津除煩,排毒養(yǎng)顏,增強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