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時——膽經當令
子時當令的膽經
子時是指夜里11時到次日1時這兩個小時,我們現在都用的是小時的概念。在古代這就叫大時,是兩個鐘頭。從夜里11時到次日1時,這個時間是“膽經當令”。 “當令”是什么意思呢?當令就是值班,在這個期間是膽經在這兒值班,所以叫膽經當令。
中國古代文化里,非常重視這個時辰,子時是一陽初生,恰恰是在一天最黑暗的時候,陽氣開始生發。在《黃帝內經》里,有一句話叫做“凡十一藏皆取決于膽”。取 決于膽的什么呢?取決于膽的生發。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有這樣的體會,到晚上八九點鐘的時候,我們就會很容易犯困,可是到夜里11時的時候我們恰恰就清 醒了。為什么呢?這是因為陽氣在這個時候開始生發起來了。
那什么是膽經呢?在中醫文化里,“臟器”是這么寫的——藏器。任何一個藏器都涉及到形、 氣、神三個層面, 所謂“形”就是它的物質基礎,不要以為把膽囊切了,膽經就生發不起來了。膽經是人體的一條很長的經脈,就是從頭一直到腳,這也是它的形。那么“氣”是指的 是什么呢?氣是指經絡的運行,是生命的運動方式。神是指形、氣特別足了以后的外現。
中醫所說的“藏”,是內藏的意思。有內藏,就有外象,用中醫的 觀點來理解,一根手指上就會有五藏,為什么這么說?手上是有皮毛的,在中醫理論里,肺主皮毛,所以皮毛的問題都跟肺氣有關,像皮膚病等都是跟肺氣有關的。 那皮毛里邊裹的是什么呢?是肉,肉跟中醫藏器中的脾有關,脾主肌肉。肉里面有血,心主血脈。肉里面還有骨頭,骨頭是腎所主,骨頭是最收斂的,是最固斂的一 個東西。還有一個東西就是筋,身體要想活動都是由筋來連綴的。那么這個筋的好與壞跟哪個藏器有關呢?中醫認為它跟肝有關,跟肝氣有關。肝氣實,則手能握, 屈伸靈活;肝氣虛,則手指瘺軟或僵硬。這小小一根手指,中醫就可以看出心、肝、脾、肺、腎五藏來。
那么在子時的時候呢,膽經是怎么生發的呢?膽經 就是從人的外眼角開始,一直沿著人的頭的兩側,然后順著人體的側面下來,再沿著身體的側面往下走,一直走到腳的小趾,四趾(小趾旁邊倒數第二個腳趾)。我們疲勞時喜歡手臂高舉,就是抻拉膽經以振奮陽氣。我們打一個哈欠以后,人就顯得精神一些,這也是膽氣生發起來的象。我們有事情想不清楚,決斷力不夠的時候,經常會做一個動作——撓頭,其實我們撓的地方正好是膽經的地方,就是刺激膽經而主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