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金剛川》用了2個月的時間完成加急拍攝、制作,趕在了抗美援朝70周年紀念日前上映,獻禮,將一段久遠的熱血光影畫卷再度緩緩鋪開,讓人激昂澎湃。
“我們這些軍人,一步都沒有退守。”守住金城,搶修金剛川橋梁,志愿軍戰士一步都不能退縮,將最后一場戰役打得十分漂亮。
雄赳赳氣昂昂,抗美援朝衛家國
1950年,中國人民志愿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赴朝鮮戰場,發動兩水洞戰斗打響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第一炮。
1953年,抗美援朝戰爭第三年,戰斗因南朝鮮單方面拒絕停戰協議談判陷入膠著狀態。在南朝鮮暫扣北朝鮮俘虜準備繼續進攻時,中國人民志愿軍決定發起致命一擊——金城戰役。
在物資匱乏、武裝懸殊的情況下,志愿軍戰士們以血肉之軀抵御住了敵軍的飛機轟炸、炮火攻擊,一次次修補好處于戰火中的木橋。七次炸毀,七次修補,志愿軍戰士以金剛血肉之軀守住了金剛川河流上的橋梁,保證了“金城戰役”交通運輸線的通暢。
電影《金剛川》將鏡頭對準了抗美援朝戰爭的最后一場大型戰役,將熱血光影通過大熒幕再度呈現,是對歷史的追溯,也是對志愿軍戰士奮勇殺敵、身先士卒的熱血精神的謳歌。對準1953年的冰山一角,《金剛川》切小見大,給人全身涌動激慨昂揚的觀感。
電影《金剛川》的故事背景設置在1953年抗美援朝戰爭的最后一戰“金城戰役”,從親歷者的角度直觀見證歷史上的戰爭奇跡——志愿軍戰士們以血肉之軀赴戰、挑戰生命極限。在離金剛川建橋任務只剩8天、同時面對敵機連環轟炸的危急情形下,志愿軍派出的工兵連用生命在維修道路、搶修渡河搭橋,浴血奮戰,踏出了一條康莊大道,保證了向前線部隊運輸火炮彈藥后勤物資任務的進行。
親歷視角仿佛是面對面地與人講故事,真實可觸,拉近了與觀影者的距離,引人走進那段熱血戰斗,給人心靈以更大的持久震撼。那些慷慨就義、為國奮戰的志愿軍戰士像是未走遠,熒幕光影將人拉進了1953年的歲月,也將以血肉拼搏守住戰場的戰士精神傳遞給了觀眾,激蕩人心。《金剛川》用光影重塑呈現歷史一角,緬懷烈士、獻禮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薪火傳承先烈保家衛國的犧牲精神。
看過這部影片的每一個人都會被《金剛川》傳遞的家國情懷、戰士精神深深觸動。在感動的同是,也深刻體會到了世上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是有人在替我們負重前行。幸福來之不易,要致敬志愿軍英雄、珍惜當下。
《金剛川》,致敬先烈英雄,讓我們一起見證金剛橋燃戰火、感受志愿軍戰士家國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