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的十大特產小吃
七星魚丸是福建著名的湯菜之一,它是用魚肉、瘦豬肉、蝦干為主要原料制成的。那一顆顆如核桃大小的雪白的魚丸,漂浮于熱氣騰騰的湯面,如滿天星斗布于空間。因此,海外華僑把它稱為“七星魚丸”。福州的“七星魚丸”具有色澤潔白,有彈性而不膩,餡香而松,口味清甜爽滑等特點,久負盛名。
扁肉燕是福州傳統的特色小吃之一,有平安吉祥的喻意,因此是本地節日和婚宴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肴。在餡料上根據個人的喜好,各有差別,做法簡單,蒸、煮兩相宜,家家戶戶都會做。扁肉燕是將豬五花肉剁成肉泥,加蝦干、味精、香菇、蔥頭、老酒拌成餡料。把干肉燕皮切成二寸見方片,放上餡料(約1、2錢),將燕皮的四周向中間收攏捏緊,放在籠屜上,用旺火蒸五分鐘,取出放入沸水鍋里氽一下,待用。然后,將骨湯煮沸,加入蝦油、老酒、味精、倒入扁肉燕再淋上芝麻油即可食用,如不經蒸熟直接入湯生煮,其味更香脆可口。
佛跳墻,又名“滿壇香”、“福壽全”,是福州的首席名菜,已有100多年歷史,是福州名菜館聚春園于清代同治年間首創。主要由鮑魚、海參、魚翅、魚肚、魚唇、蹄筋、火腿、瑤柱、冬菇等28種原料配制而成,加上紹興酒等,貯入酒壇中,拌泥密封,以文火煨制10多小時而成。烹制過程同樣需要嚴格操作,這樣制作出的才能保證營養不流失,葷香濃郁,湯濃鮮美。價格略高,單人份通常需要30元以上。
海蠣煎,又叫蠔仔煎,是閩南出名的特色小吃。雖然菜譜簡單,但是要做得特別好吃,還是有些難度的。海蠣煎鮮香細膩、美味可口,在各大餐館中,海蠣煎可是少不了的一道佐餐菜。在福建的很多地區都有海蠣煎,但各地在做法上都略有不同;臺灣的海蠣以茼篙菜、雞蛋和番薯粉制作海蠣煎;閩南附近的做法大多相同,會加大量的青蒜和番薯粉。
廈門有一種名小吃,名字叫芋子包,芋包是老一輩廈門人過年必吃的,就像北方人過年一定要吃水餃一樣。說到廈門芋包,它的美味是無人能擋,尤其是剛蒸起來的芋子包皮薄薄的,似乎里面的陷都要沖破那皮出來了似的。盡管剛蒸好的芋子包很燙很燙,但你還是會忍不住要咬一口,而且是一大口。系將擯榔芋削皮洗凈搗成生芋泥,和上少量淀粉、精鹽、攪拌均勻,在碗的內壁涂上一層油,放進預先準備好的豬肉、蝦仁、香菇、冬筍、荸薺等片絲餡料,再蓋上一層芋泥。
福建小吃排行榜前十名
福建小吃排行榜前十名如下:
1、福州肉燕:肉燕也叫太平燕,是福建福州的一道著名的特色風味小吃,主要使用瘦肉和肉燕皮制作,形狀和我們平時吃的餛飩有些相似,但口感完全不同,還有著太平、平安等吉利的寓意。
肉燕皮是用精肉配上淀粉等輔料精制而成,形似紙狀,燕皮薄如白紙,潔白光滑細潤,散發出肉香,非常爽口,口感軟嫩,韌而有勁。
2、沙縣扁肉:扁肉是福建省三明市沙縣的傳統小吃,是福建聞名全國的特色小吃,也就是我們平時吃的餛飩,但很多人都認為沙縣的最為正宗。
沙縣扁肉因其餡料、湯料、吃法、調味上的差異,分為煮扁肉、炸扁肉、熗扁肉、三鮮扁肉、蝦肉扁肉、扁肉面等20多個品種,可以煮著吃,也可以炸著吃,還可以做成扁肉面。
3、福鼎肉片:福鼎肉片是福建省寧德市福鼎市的傳統名吃,也是福建十大特色美食之一。主要使用瘦肉和淀粉制作,整個過程都是手工操作,它取料精,工藝巧,味獨特,深得人們稱贊。
吃的時候還可以配上醋和香菜,口感非常獨特,令人回味無窮,整碗肉片的香辣中流露出淡淡的香菜之味。來福鼎的做客的人都要嘗一嘗福鼎肉片。
4、龍巖芋子包:芋子包是福建龍巖的傳統特色小吃,是使用芋子和木薯粉做成的包子皮包成的一種包子,其內餡用料十分豐富,有豬肉、香菇、蝦仁等,蒸熟后芋子包皮嫩潤滑,餡香味美,香氣撲鼻,十分誘人。
5、廈門沙茶面:沙茶面是福建省廈門市的特色小吃。
使用油面、沙茶醬和高湯制作,其特色就在于沙茶醬,主料之一的沙茶是選用上等的蝦頭,經拌鹽腌制兩個月以上,再磨細,將蝦醬、蒜頭醬按先后順序加入沸油炸透,待冷卻后加入五香粉、咖哩粉、辣椒粉、芝麻等制成,再淋上一小勺辣油,吃起來口味香辣撲鼻,痛快淋漓。
6、莆田鹵面:莆田鹵面是福建莆田的傳統美食,其制作的關鍵在于高湯和配料,配料也非常豐富,有瘦肉、香菇、蝦干以及各種海鮮,是當地人款待賓客必備的一道美食。莆田鹵面是用料豐富、湯汁濃稠鮮美,聞著或瞧著都讓人垂涎欲滴。
7、崇武魚卷:崇武魚卷是源自福建泉州的特色小吃,是惠安崇武一帶最具代表性的漁港美食,主要使用優質的馬鮫魚或鰻魚魚肉制成。
其煎炸時色澤金黃,吃起來鮮嫩可口,富有彈性,既不見魚肉也沒有一點魚腥味。入湯則鮮美無比,入口柔潤清脆,咀嚼齒頰留香,深受游客的贊譽。
8、和平游漿豆腐:游漿豆腐是福建邵武的傳統小吃,有上百年的制作和傳承歷史,制作工藝獨特,豆腐的口感非常純正,軟嫩爽滑,鮮美可口,是邵武和平的三絕中的第一絕。
9、平潭咸時:咸時是福州平潭著名的特色小吃之一,對于嵐島兒女來說,這是一種鄉味濃郁,老少兼愛的食物,一年當中最少有五個節氣要吃這種小吃,可謂民間王牌美食。
使用地瓜和番薯粉制作面皮,蝦仁、蟹肉、豬肉等作餡,包成球狀后蒸著吃或煮著吃,還有著時來運轉的美好寓意。
10、漳州面煎粿:面煎粿是漳州一道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小吃,主要使用面粉、花生仁、芝麻、白糖等制作,煎熟后金黃色的油炸皮,深棕色的粿餡,最中間還夾著一層料。輕輕地咬一口,皮脆餡軟,味道香甜,吃后口有余香,十分誘人,老少皆宜。
福建十大特色美食
福州十大特色美食如下:
一、扁肉燕:
扁肉燕是很有名的傳統小吃,口感鮮香,是福州人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美食之一!肉燕的皮精選豬后腿的精瘦肉,打成肉泥后,配上一定比例的甘薯粉,手工打制而成,薄如白紙,其色似玉,口感軟嫩,韌而有勁,散發出肉香,非常爽口。
扁肉燕是將豬五花肉剁成肉泥,加蝦干、味精、香菇、蔥頭、老酒拌成餡料。
二、七星魚丸:
七星魚丸是一道很有名的福建菜肴,采用的是魚肉、瘦豬肉、蝦干為原料,制作出來的魚丸一顆顆如核桃大小,人們把它稱為“七星魚丸”。
福州的“七星魚丸”具有色澤潔白,有彈性而不膩,餡香而松,口味清甜爽滑等特點,久負盛名。吃起來爽口而不膩,久煮也不會變質。
三、佛跳墻:
佛跳墻是全國都知名的一道菜,也是是福州的首席名菜,至今已經有超過百年的歷史了,這道菜是聚春園菜館老板鄭春發所研創。
佛跳墻食材種類繁多,將各種山珍海味聚集到一起,魚翅、海參、干貝、香菇、鮑魚等20多種原料都是上等食材,烹制過程同樣需要嚴格操作,這樣制作出的才能保證營養不流失,葷香濃郁,湯濃鮮美。
四、咸時:
千頁糕是一道知名甜點,采用的是中筋面粉,多層美觀,油香軟潤,入口溶化。千頁糕一般做成8層~12層面,做好的糕放入蒸籠,用旺火蒸熟,取出成方形或菱形,即成。將面粉加入酵母、白糖、清水和成面團,餳面約2個小時,加堿水再揉勻。
此后,這種平潭民間特有的餃狀丸子,當地稱作“咸米時”便流傳下來。作為一種感恩、思孝奉先的象征。念家戶戶傳祖德,逢節人人吃“咸米時”。
五、芋泥:
千頁糕是一道知名甜點,采用的是中筋面粉,多層美觀,油香軟潤,入口溶化。千頁糕一般做成8層~12層面,做好的糕放入蒸籠,用旺火蒸熟,取出成方形或菱形,即成。將面粉加入酵母、白糖、清水和成面團,餳面約2個小時,加堿水再揉勻。
芋泥是將檳榔芋頭蒸熟后壓制成泥狀,以碎紅棗、瓜子仁、櫻桃、冬瓜糖等做輔料。色澤灰暗,雖然不冒熱氣,但嘗起來卻燙口無比,香郁甜潤。
六、蠣餅:
千頁糕是一道知名甜點,采用的是中筋面粉,多層美觀,油香軟潤,入口溶化。千頁糕一般做成8層~12層面,做好的糕放入蒸籠,用旺火蒸熟,取出成方形或菱形,即成。將面粉加入酵母、白糖、清水和成面團,餳面約2個小時,加堿水再揉勻。
用大米和黃豆粉將海蠣肉、豬瘦肉、芹菜餡包起來入鍋炸至金黃色撈起即可。圓形,中間微微隆起,色澤金黃,外殼酥脆,內餡松軟甜美。在當地,每逢春節,家家戶戶都會炸蠣餅,這個風俗已經相傳很久了。
七、鼎邊糊:
千頁糕是一道知名甜點,采用的是中筋面粉,多層美觀,油香軟潤,入口溶化。千頁糕一般做成8層~12層面,做好的糕放入蒸籠,用旺火蒸熟,取出成方形或菱形,即成。將面粉加入酵母、白糖、清水和成面團,餳面約2個小時,加堿水再揉勻。
福州本地人無不愛吃。離鄉旅居海外的福州人在異國他鄉一聽見“鼎邊糊”三字,也會感到好象親眼看到了家鄉的“倩影”,成為戀祖愛鄉的風味小吃。
八、荔枝肉:
千頁糕是一道知名甜點,采用的是中筋面粉,多層美觀,油香軟潤,入口溶化。千頁糕一般做成8層~12層面,做好的糕放入蒸籠,用旺火蒸熟,取出成方形或菱形,即成。將面粉加入酵母、白糖、清水和成面團,餳面約2個小時,加堿水再揉勻。
制法是將豬瘦肉剞上十字花刀,切成斜形塊,因剞的深度、寬度均勻恰當,炸后卷縮成荔枝形,佐以番茄醬、香醋、白糖、醬油等調料即成。
九、千頁糕:
千頁糕是一道知名甜點,采用的是中筋面粉,多層美觀,油香軟潤,入口溶化。千頁糕一般做成8層~12層面,做好的糕放入蒸籠,用旺火蒸熟,取出成方形或菱形,即成。將面粉加入酵母、白糖、清水和成面團,餳面約2個小時,加堿水再揉勻。
肥膘肉切塊放入湯鍋,用旺火煮熟撈起,然后切成細肥肉丁。將面碾成薄面片,對折,一邊撒上1層肥肉丁,再撒上1層白糖,形成1層面餡,如法制作可得4層面3層餡。
十、撈化:
千頁糕是一道知名甜點,采用的是中筋面粉,多層美觀,油香軟潤,入口溶化。千頁糕一般做成8層~12層面,做好的糕放入蒸籠,用旺火蒸熟,取出成方形或菱形,即成。將面粉加入酵母、白糖、清水和成面團,餳面約2個小時,加堿水再揉勻。
撈化的配料非常豐富,肉絲、青菜、蛤蜊、老蟶、豬肝、大腸、羊肉、章魚、豬腰等等,按個人喜好隨意添加組合,營養好味道。福州人吃撈化有三樣不可少的東西哦,蔥、醋和胡椒粉。
福州小吃排行榜前十名
福州美食排名前十如下:
1、佛跳墻
佛跳墻又名福壽全,是福建省福州市的一道特色名菜,佛跳墻通常選用鮑魚、海參、魚唇、牦牛皮膠、杏鮑菇、蹄筋、花菇、墨魚、瑤柱、鵪鶉蛋等匯聚到一起,軟嫩柔潤,濃郁葷香,又葷而不膩,味中有味。
2、荔枝肉
荔枝肉是福建省福州市的一道特色傳統名菜,荔枝肉已有二三百年歷史。因原料中有白色的馬蹄和切成十字花刀的豬肉,烹調后皆似荔枝而得名。荔枝肉獨具閩菜特點,味道酸甜可口。是福州地區比較常見的一道菜肴。
3、鍋邊糊
鍋邊糊,又稱鼎邊糊、鼎邊垂,福建省特色著名佳點,一般與海蠣餅、蝦酥、芋粿、油條、生煎包等配食,為當地早點佳品。糊白脆薄潤,湯清不糊,食之細膩爽滑,清香可口。
4、福州撈化
撈化是福建省福州市的一道著名小吃,“撈化”其實應該叫撈米粉,那米粉是原產莆田的“興化米粉”,很細很細的細米粉,一撈就熟,故俗稱“撈興化”,后順口簡稱“撈化”。佛家云:一滴水見大千世界,其理由家鄉撈化證之。
5、福州魚丸
福州魚丸是福建省福州市的一道傳統地方名菜,口感好,筋力佳,久煮不變質,松漲率好,色澤潔白玲瓏晶亮,質嫩滑潤清脆,富有彈性,味道鮮美,具有特殊的海鮮風味。
6、福州肉燕
肉燕又稱太平燕,是福建省福州市的一道傳統小吃,福州人逢年過節,婚喪喜慶,親友聚別,必吃“太平燕”,即取其“太平”、“平安”之吉利,故“無燕不成宴,無燕不成年”。燕皮薄如白紙,其色似玉,口感軟嫩,韌而有勁。
7、雞茸魚唇
雞茸魚唇是福建福州市特色傳統名菜,此菜色澤雪白,魚唇軟糯,富有膠質,雞茸香醇,味鮮爽口,是高級宴席中必備的大菜。
8、海蠣餅
海蠣餅,俗稱蠣餅,是一種福建風味美食,口感酥脆可口,形似圓形,色呈金黃,殼酥餡鮮,可單獨當零食吃。也可配食鼎邊糊、稀飯等。
9、芋泥
芋泥也叫芋茸,是福建省閩菜中的傳統甜食之一。此菜細膩軟潤,香甜可口,看似涼菜實卻燙嘴,別具風味。
10、拗九粥
拗九粥是福建福州特有的名點之一,是在拗九節時煮的甜粥。制作材料以荸薺、花生、紅棗、桂圓為主,可加入蓮子、白果等,與白米摻糯米加紅糖同煮至熟或稀爛成粥即可食用。
福建必吃的十大小吃
福建必吃的十大小吃有:肉燕、沙縣扁肉、福鼎肉片、龍巖芋子包、廈門沙茶面、莆田鹵面、崇武魚卷、和平游漿豆腐、平潭咸時、漳州面煎粿等。
1、肉燕
肉燕又稱太平燕,是福建福州的一道著名的特色風味小吃,福州人逢年過節,婚喪喜慶,親友聚別,必吃“太平燕”,即取其“太平”、“平安”之吉利,故“無燕不成宴,無燕不成年”。
2、福鼎肉片
福鼎肉片是一道由精肉、淀粉等原料制成的特色小吃,是福建省福鼎市一種很有名的地方傳統名吃,整碗肉片的香辣中流露出淡淡的香菜之味。
3、龍巖芋子包
龍巖芋子包是用芋子加適量木薯粉做包子皮包成的一種包子,是福建龍巖的一種傳統特色小吃之一,它有著很悠久的歷史,“無山不客客住山”、“番薯芋子半年糧”,是福建客家傳統小吃。
4、廈門沙茶面
廈門沙茶面是廈門的著名傳統小吃,屬于閩菜小吃。沙茶面的美妙在于湯頭,以沙茶醬熬成的沙茶湯濃稠香郁,面則選用閩南的油面,將油面與青菜于開水中燙熟撈入碗中,趁熱澆入沙茶湯。最后可由自己喜好添加佐料,豆制品、大腸、米血、腰花等等,再淋上一小勺辣油,吃起來口味香辣撲鼻,痛快淋漓。
5、莆田鹵面
莆田鹵面是福建莆田的一道傳統美食小吃,也是莆田家喻戶曉的代表小吃,每逢結婚、聚會、過壽、接待客人等等酒席,鹵面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道主食。
6、崇武魚卷
崇武魚卷是福建閩南傳統的特色名吃,不僅是閩南泉州沿海的傳統名菜,也是泉州十大名小吃之一。崇武魚卷以馬鮫魚肉為主料,且做法講究,是惠安崇武一帶最具代表性的漁港美食,其煎炸時色澤金黃,香鮮可口,富有彈性,既不見魚肉也不含腥味。
7、沙縣扁肉
沙縣扁肉是由餛飩演變而來的,是福建沙縣傳統的地方名點,是福建聞名全國的特色小吃。沙縣扁肉因其餡料、湯料、吃法、調味上的差異,分為煮扁肉、炸扁肉、熗扁肉、三鮮扁肉、蝦肉扁肉、扁肉面等20多個品種。
8、和平游漿豆腐
游漿豆腐是福建邵武傳統小吃,與碎銅茶和擺果臺被稱為福建邵武和平的三絕,是邵武美食一絕。
9、平潭咸時
咸時也稱為咸米時,美名“時來運轉”,是平潭傳統風味小吃之一,對于嵐島兒女來說,這是一種鄉味濃郁,老少兼愛的食物,一年當中最少有五個節氣要吃這種小吃,可謂民間王牌美食,也是福州著名的小吃。
10、漳州面煎粿
漳州面煎粿,又叫滿煎粿,是漳州一道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小吃,是一種極具閩南特色的名小吃,也是福建著名的特色風味小吃,因為在煎制過程中面糊會“脹滿”整個平底煎鍋而得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