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色的果實掛滿了樹枝。
目前,正是臍橙收獲上市的黃金季節。馬尾區亭江鎮前陽村又熱鬧起來了。果園橘香撲鼻,果園外車水車水,引來前來采摘的游人絡繹不絕。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發展農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近年來,千陽村利用自身獨特的區域優勢,打好特色優勢牌,走好產業振興之路,在鄉村振興道路上“橙色”風起云涌。
種植者們在果園里忙碌著。
橘香四溢好“豐盈”風景
6日,記者驅車前往千陽村,看到了當時田野森林里的好“橙”美。黃色的臍橙掛在枝頭上,新鮮的橙香在空氣中彌漫,沁人心脾。果農們通過果林忙碌的采摘、運輸,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在黔陽村最大的果園綠園臍橙農場,負責人林耀勤正忙著采摘、包裝、稱重。
“今年的收獲季節將在11月底開始,我們期待一個好收成臍橙30多萬噸,估計產值可達150多萬元。”64歲的林耀琴(音)是第一個把臍橙介紹給千陽村的人,他高興地說:“我們不缺臍橙賣。每年,他們幾乎在離開村子之前就被訂滿了!周末,村里到處都是購買臍橙的車輛。根據往年,我們半個月就能賣完臍橙。
是什么吸引顧客?從臺江開車過來買東西的林先生解釋了原因。他說:“果皮薄、甜、多汁,有冰糖味。”每年,他都會買七八百斤,送給親戚朋友。每個人都很喜歡它。
為什么預嘗臍橙好吃?秘密在于氣候和土壤。“這里土壤深、肥沃、疏松,pH值呈弱酸性,氣候溫和濕潤,晝夜溫差大。”楊村原黨委書記林善仁說,村里主要種植“臍橙”52”是福州農業科技研究所培育的紐荷爾橙的優良變種。它與千陽村的自然條件非常吻合。所產臍橙色澤鮮亮,皮薄汁多,味酸甜。
千陽村蝦山公園。
轉型結出“黃金果實”
與今天明亮的“橙色”光不同,千陽村曾經沒有支柱產業。
“我們的村莊夾在兩座山之間。全村土地面積7.82平方公里,林地占一半以上。”林回憶說,早些年,村民主要依靠傳統農業謀生。村里有些人種了一些橘子,但經濟效益不高。上世紀90年代,前楊村掀起了一股“出國潮”。許多年輕人和中年人渡海謀生。
勞動力匱乏,產業匱乏,昔日的楊村陷入了“困境”。如何突破?
2002年,柑橘農林耀琴來到千陽村,一眼就看到了這塊“寶地”。他承包了100多畝土地,試圖大規模引進臍橙52”。這為原楊村的產業轉型帶來了新的機遇。2005年,臍橙初見果實,2006年,由于其良好的質量和口味,很快就銷售一空。
村委會帶著甜蜜的味道和希望,鼓勵外來的村民和農民,利用地域優勢,盤活土地,發展臍橙產業。同時,邀請農業專家進行技術指導,推動臍橙標準化種植。現在,全村臍橙種植面積達到300多畝,畝產值可達大約2萬元。臍橙也成為當地農民眼中的“黃金水果”。
雖然千陽臍橙不愁銷量,但產業要持續發展,還是要走品牌化之路。2020年,千陽村成立經濟合作社,率先為千陽臍橙申請注冊商標和品牌設計Logo,以及統一的禮盒包裝風格,讓千陽的“金果國”成為市場的“香餑餑”。去年初,“汀江千陽”商標正式獲批。
“今年,我們為主干道沿線的兩個臍橙園設計了大門,以提升果園的品牌形象。下一步,我們將鼓勵果園建立小型合作社,探索合作共贏模式,共同做大做強臍橙產業。”林善仁說。
千陽村位于白梅水庫下游,交通便利。
美麗的村莊“聰明的裙子”
臍橙產業蓬勃發展,但千陽村面臨的另一個現實問題是:土地就這么多,種植業難以拓展。可以打出什么“優勢牌”?村二委給出了答案:生態!
千陽村位于白梅水庫下游,民白公路貫穿全村,九渠興港環抱全村。沿著這條路走下去,映入眼簾的是一幅如畫的田園詩般的景色:蜿蜒的道路,綠色的田野和山丘,小農舍和風景如畫的南方房屋。
2019年,千陽村被列為美麗鄉村推進。“巧”由“東風”的建設,精心裝扮了千陽村的生態背景。離村不遠的蝦山,曾經雜草叢生,人跡罕至,但千陽村將其“煥然一新”,修建了健身步道、觀景臺、木棧道和亭臺,種花種樹創造風景,將荒山變成了“桃花源”。2020年,千陽村被評為省級鄉村振興優秀村。
千陽村特有的南陽宅。
去年,千陽村還對東快線高架橋下的閑置土地進行了改造,清除建筑垃圾,挖池塘,種植植物,修建停車場,打造生態公園。如今,這里的生態美景吸引著游客來這里露營。
記者了解到,民白公路沿線有閩南、東勝、康班、千陽、白梅5個村,各具特色。結合歷史文化、田園風光、休閑農業等特色,馬尾著力打造“一村一特色”,沿“民白路”形成旅游特色帶,將美景串聯成一個個點,帶動區域旅游發展。
隨著“民白路線”帶來的人氣,千陽村有了長遠的規劃:重點發展生態旅游。目前已有企業有意入駐,正在考察洽談中。
□交通提示
從中心城區出發,乘東線快車,到達千陽村,沿指示牌到達。(記者馬麗青通訊員鄭婷黃敏/文章記者林雙偉/采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