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個境外項目相繼簽約落地。在業內人士看來,這傳遞了外資企業繼續看好中國市場的信號。
穩定外商投資取得新進展
隨著一系列穩定外商在華投資政策的生效,近期,多地簽署了一批外商投資項目。11月28日,陜西省漢中市舉行重點外商投資項目推介簽約儀式,并簽約投資項目11個,總投資6.97億美元,涉及綠色食品、裝備制造、現代農業、綠色能源、現代貿易、生物醫藥、現代材料等行業。11月29日,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長沙片區15個重大項目總投資簽約506.5億元,其中外資項目2個。
“多個海外項目的簽約表明,外國投資者繼續看好中國市場。”北京師范大學政府研究院副院長、產業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宋祥青在接受《證券日報》采訪時表示,近年來,中國以強大的“磁力”和先進完備的基礎設施吸引外資。無論是高質量發展潛力,還是終端市場效益,中國都是世界上不可替代的最佳選擇。
商務部的最新數據顯示了今年前10個月外資的實際使用情況10898.6億元,同比增長14.4%,相當于1683.4億美元,同比增長17.4%。從來源國看,韓國、德國、英國、日本實際對華投資均有增長106.2%95.8%,40.1%36.8%。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舒菊婷11月24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近年來,利用外資規模穩步提升,招商引資結構不斷優化。看到中國巨大的市場潛力、完備的工業體系、完善的基礎設施和穩定的社會環境,許多跨國公司加大了在華投資力度,一批重大外資制造業項目加快落地。
中國企業協會研究部研究員劉興國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一些發達國家對華投資大幅增加,主要是因為近年來中國營商環境明顯改善,在全球營商環境中的排名明顯提升,吸引外資的國際競爭力持續增強。
在睿豐投資集團高級投資顧問汪景芳看來,近年來,中國積極推動產業轉型和制造業升級,這讓許多優秀的有遠見的外國企業看到了中國發展的新未來。與此同時,今年以來,中國出臺了一系列保障外資企業經營的措施,增強了外資企業在華投資的信心。
營商環境持續改善
擴大利用外資,離不開政策支持。
今年10月,中國出臺了《以制造業為重點加大擴大外商投資力度、穩定存量、提高質量的政策措施》、《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2022年版)》等文件,提出了“推動外商投資項目簽約”等措施。主要目的是創造一流的營商環境,更好地支持跨國公司在華投資制造業。11月21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務院國資委發布《關于鞏固復蘇態勢、振興工業經濟的通知》,提出要加強制造業重大外商投資項目服務保障,推動相關項目盡快落地。
劉興國表示,利用好外資可以更好地促進中國經濟發展。一方面,中國經濟發展需要外資提供支持,增加動力。另一方面,中國不斷擴大對外開放,對外資的吸引力不斷增強,鼓勵外資來華投資的政策環境不斷改善。
汪景芳說,中國在一些產業和科技方面還落后于發達國家。通過相關措施,可以進一步優化外商投資結構,引進先進設備和技術,促進中國產業轉型升級。
談及如何更好吸引外資擴大在華投資,劉興國表示,就外資企業來說,希望中國提供更加開放、包容的營商環境,希望進入更多制造業領域投資,充分享有投資國民待遇,可以更安心舒心在華投資發展。從這一角度來說,我國要營商環境持續改善,進一步做好外資合法權益保障,并增強政策的連續性與可預期性。
“作為東道國,中國希望跨國公司在中國誠信經營,積極融入、支持和推動中國產業轉型升級,樹立良好的全球公民形象,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劉興國表示,從這個角度來看,要推動跨國公司與中國制造企業的合作,加強對跨國公司來華投資的產業引導。
宋祥青認為,要不斷加強創新,改善市場環境,在基礎設施建設、資本市場建設、氣候變化等領域推動新的國際合作機制,吸引更多外國企業來中國這塊投資熱土,從而帶動中國最完整、規模最大的產業體系全面升級,形成面向世界的強大競爭力。